5月10日,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副書記戴光明到千家坪調研巡護監測與生態體驗協同工作。
上午10時許,戴光明一行從千家坪養蜂基地出發,沿蜿蜒曲折的山間,深入密林深處開始一天的生態體驗之行,途經張巴河、小千家坪、大千家坪,最后抵達位于大千家坪的巡護房。巡護過程中他詳細詢問古樹名木保護、森林病蟲害防治、護林員人員配置及巡林工作開展情況。“巡護不能是走馬觀花式的爬山,要充分利用好PDA、紅外相機、無人機、周界視頻等現代化技術賦能科技巡林,及時掌握資源分布和物種棲息地動態變化,為優化保護策略,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精準性提供數據支撐。”戴光明對隨行人員提出要求。
千家坪位于大神農架東南約13公里,海拔1700米,珙桐、水杉、鵝掌楸等都是距今1000—8000萬年的"活化石"珍貴樹種。他強調,生物多樣性是評價生態環境質量的最重要指標之一,木魚管理處在巡護監測過程中要建立動態監測網格,實時掌握古樹名木、野生動物的棲息狀態;要嚴格管控人為活動,杜絕非法穿越、采伐、盜獵等破壞行為,切實守護好這片跨越千萬年的生態瑰寶。
生態體驗結束后,戴光明同大家交流探討。他要求,野外巡護監測與生態體驗協同要在生態保護與可持續利用之間找到平衡點,既要保障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核心目標,又要通過科學設計讓公眾參與自然保護、提升生態意識。要做好空間協同,強化分區管理。嚴格保護區嚴格巡護監測,禁止游客進入,一般控制區開展有限生態體驗。要做好數據協同,強化智能巡護。利用無人機、紅外相機、衛星遙感等遠程監測技術,減少人工巡護對敏感區域的干擾,將監測數據轉化為科普資源,供游客在線上平臺體驗。要做好人員協同,強化角色融合。巡護員要努力成為生態講解員,引導社區居民主動參與巡護,增強本地居民保護的責任感。
木魚管理處、辦公室、保護區行業管理科、保護與綜合利用科、林鴻公司負責人參加生態體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