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攜手神農架林區人民法院木魚法庭、林區生態環境局等多個部門,共同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民法典宣傳活動。此次活動旨在將法律知識與生態保護緊密結合,進一步增強群眾的法治意識,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法律進景區,普法與旅游同行。在神農頂、大九湖等熱門景區,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設立了多個普法宣傳點。工作人員向過往游客發放民法典宣傳手冊,重點講解旅游合同、侵權責任、生態環境保護等相關法律知識。結合生動的典型案例,工作人員耐心提醒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時,要文明旅游,避免破壞自然資源,同時也要學會依法維權,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開展民法典專題培訓,提升法律意識。特邀林區人民法院木魚人民法庭負責人楊非木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專題培訓。培訓內容涵蓋了民法典的基本原則、主要內容以及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通過此次培訓,干部職工對民法典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法治觀念得到了顯著提升。
結合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強化生態保護法律宣傳。在5月22日第25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期間,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結合本地珍稀魚苗增值放流活動,現場廣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同時,對增殖放流項目開展司法審查,確保增殖放流技術操作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為水域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持續的法治動能。
創新普法形式,拓寬宣傳渠道。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通過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推送民法典知識,讓群眾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法律知識。此外,在轄區電子屏滾動播放普法標語,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讓法治觀念深入人心。
此次宣傳活動共發放資料1000余份,接受群眾咨詢50余人次。通過此次活動,群眾對民法典的知曉率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時生態保護的法律意識也得到了進一步強化。下一步,神農架國家公園將繼續探索和創新普法宣傳方式,結合本地特色,開展更多“法律+生態”主題宣傳活動,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文\陳堯)